什么是减值损失
资产减值损失(Asset Impairment Loss)是指企业的资产价值由于各种原因(如技术进步、市场变化、损坏或过时等)出现下降,导致其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,从而造成的损失。这种损失反映了企业资产存在的风险,并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。
当企业确认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时,意味着需要将资产价值减少的金额计入损益表,减少当期利润。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,在以后的会计期间通常不得转回,这有助于消除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性,并限制利润的人为波动。
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涉及以下方面:
1.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:由于物理损耗、过时、技术变革等原因导致其价值下降。
2. 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:由于技术变革、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其价值降低。
3. 其他资产减值:根据具体会计准则,可能包括存货、应收账款等其他资产的减值处理。
需要注意的是,资产减值损失与资产处置损失(asset disposals loss)是不同的概念,后者是指因资产出售或转让而发生的损失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资产减值损失如何计算?
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有何区别?
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是什么?